所有11选5彩票app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所有11选5彩票app > 新闻动态 > 这是毛泽民发妻探望毛主席二姑后人3张合影,感谢30年前救命之恩

这是毛泽民发妻探望毛主席二姑后人3张合影,感谢30年前救命之恩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7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23

王淑兰和公婆一起生活了7年,这7年里,她悉心照料公婆,家里家外一把好手,还帮公公和毛泽民种地、经商,支持毛泽东和毛泽覃进城读书,全家都夸她,毛主席也一直很敬重这位“四嫂”。

1919年对毛家来说真是太惨了。那年10月,毛泽东的妈妈走了,紧接着,他弟弟毛泽民和王淑兰6岁的儿子毛远益也因急性肝炎没了。次年1月,他爸也因伤寒去世。家里就靠毛泽民和王淑兰撑着,1922年他们才有了新生命,女儿毛远志出生了。

王淑兰一家受大哥和大嫂杨开慧的鼓舞,都投身革命。1926年,受这种氛围的感染,王淑兰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孔福生同志出狱后,悄悄把王淑兰一家三口安顿在长沙东乡榔梨躲起来。后来听说杨开慧牺牲了,毛泽民就带着毛岸英他们三兄弟逃到上海。王淑兰也想摆脱困境,打算去上海找毛泽民。

1931年冬天,王淑兰领着11岁的毛华初和10岁的毛远志,在毛泽华的护送下,一起前往了上海。毛泽华是烈士毛泽建的弟弟,后来他也英勇牺牲了。

四人历经重重困难到达上海,结果却听说毛泽民已经去了苏区。没办法,她们只能带着遗憾,再次踏上回长沙的路。

长沙街上人心惶惶,王淑兰急着找地方安顿。她把孩子送到榔梨乡下后,就迈开那双小脚,硬是走了400多里路到华容,想去找亲戚帮忙。

毛泽东有两个姑姑,其中二姑嫁给了韶山乡韶光村的贺家。贺晓秋是二姑父的侄子,他有两个儿子,大的叫贺林生,小的叫贺凤生。因为姑姑姑父的儿子没了,所以贺凤生就被过继给了他们。

贺晓秋生于1896年,1960年去世。他大力支持毛泽东在韶山的农民运动。1925年8月,反动派要抓毛泽东,贺晓秋等人拼死把毛泽东送出韶山。之后,贺晓秋全家搬到了湖南华容。

贺晓秋在华容给地主当长工,家里穷得叮当响。一瞅见穿得破破烂烂、头发乱糟糟的四嫂,他惊得瞪大了眼。王淑兰多年没见亲人,心里头一酸,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。

贺晓秋夫妇心眼儿好,王淑兰跟他们讲了这几年的苦楚和家里的难处。贺晓秋二话不说,凑钱租马车,把毛华初、毛远志兄妹接来。王淑兰母子脱离险境,虽然住的是破窝棚,但心里有了家的感觉。

家里突然多了三口人,光靠贺晓秋打长工,吃饭就成了难题。王淑兰在乡下也找不到缝补的活,不愿老麻烦亲戚,就把儿子送去地主家放牛干活,女儿给傅家当童养媳,自己靠挖野菜充饥。

1935年,王淑兰带着娃回到了韶山。三年后,她把毛华初和毛远志送去了延安,让他们去找爸爸和大伯。而她呢,则一头扎进了抗日战争的大浪潮里。

王淑兰再次抬起她那双小巧的三寸金莲,踏上了自己的抗战征途。她走过了衡阳、临武、嘉禾、桂阳,还到了广西桂林,这些抗日战场上都遍布了她的身影。

八年抗战期间,她忙着送情报、筹粮食、搞宣传。有时和战友并肩作战,有时与组织失去联系,就一个人冒着风险找组织,日子过得又冷又饿。

钱希均来看毛华初时,王淑兰担心儿子心里难受,就劝他说:“你爸常年在外面忙,他身边确实得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着。”

1950年,王淑兰听说朱旦华和毛远新母子在南昌,坚持要去探望。她见到可爱的毛远新,满心欢喜地说:“这就是润莲的孩子!”接着,她还拉着他们母子俩去了照相馆,拍了张温馨的合影。

钱希均和朱旦华这两位老红军,对毛华初和毛远志特别好,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,照顾得无微不至。

有次,钱希均跑到湖南,得知毛华初病了,正在宁乡灰汤疗养院休养。她二话不说,开着车跑了一百多里路,专程去看望他。

疗养院看门的大爷看到一个普通老太太,上来说要找副厅长毛华初,心里琢磨着可能是来找他帮忙的,就问老太太:“您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毛副厅长吗?”

钱希钧毫不扭捏地直言道:“我就是她妈。”

钱希钧一直把毛华初当亲儿子,毛远志当亲女儿,而韩瑾行呢,她就像是看待自己的儿媳妇一样疼爱。

在毛家人心里,她们既是家人也是并肩作战的伙伴。那份革命情感重如泰山,始终牢记初心。这样的精神,怎能不让人心生敬仰,常常怀念呢?

这时,毛华初已经是湘潭县的“一把手”了。他托华容县委的人帮忙打听,得知贺晓秋一家还在老房子里住着,就赶紧联系上贺家,随后安排母亲出发去找他们。

妈,我开车送你去吧,那地方挺远的!这样你就能少走点路,咱们路上还能聊聊天,不会觉得太无聊。

华初,你直接送我到县城就好啦,车就别开进村了,免得太高调,村里人会议论纷纷的。

“那边没路通车,你的腿脚早不如从前,根本走不到那么远!”儿子连忙劝阻道。

行,你让贺晓秋的儿子驾着牛车到县城去接我就可以了,挺简单的事儿。

贺晓秋让儿子贺凤生拿有扶手的椅子做杠子,还在上面铺了层薄被,说是这样抬着四嫂会舒服点。一切准备好后,他们就把四嫂稳稳当当地抬回了家。

二十多年后,我和贺晓秋终于又见面了。我俩那经过岁月打磨的手紧紧相握,我说:“四嫂,咱们都挺过来了,真的不容易!”

王淑兰想到20年前那段苦日子,眼泪就止不住。她坚定地说:“只要我还活着,就一定会再来找你们,贺晓秋,你的救命大恩,我永远不会忘。”

1963年9月,王淑兰再次来到华容,却发现贺晓秋夫妇在1960年就已离世。不过让她高兴的是,贺凤生已入党,还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和党支部书记。王淑兰很开心,和大家拍了张照片留念。

1963年11月,王淑兰接到华容县委的邀请,再次踏足华容。这回,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生动地给大家讲述起了毛家那些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。

王淑兰从华容回来后,腰就开始疼,她觉得是下乡走累了,休息一下就能好。可没想到,这腰越来越疼,最后连坐和站都变得很费劲了。

儿子连忙把王淑兰送到湖南湘雅第一附属医院,结果一查,简直是五雷轰顶,她竟得了骨髓癌晚期,这无疑是命运对她发起的又一次残酷考验。

王淑兰和病魔斗争了半年多,最终在1964年7月6日,这位68岁的老人安静地离开了人世。她的一生,就这样画上了句号。

我打算回韶山啦,那儿人多热闹,我特别钟爱那种熙熙攘攘的感觉!

我走不动了,真的累了,但我会一直守着韶山冲上屋场这个家,不离不弃,直到永远。

王淑兰在去世前有个心愿,那就是她最后的愿望。她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都落实好,让一切都按照她的心意来进行。



友情链接: